近年来,学术界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策略 —— 一些学者开始在研究论文中加入隐藏的 AI 提示,旨在影响评审结果。

这一现象被《日经亚洲》报道,研究人员在分析英文预印本论文时发现,已有17篇论文使用了这种隐蔽的方法。这些论文的作者来自于8个国家的14个学术机构,包括日本的早稻田大学、韩国的 KAIST,以及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知名高校。

学者利用隐藏 AI 提示影响同行评审,引发学术界关注

图源备注:图片由AI生成,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

这些涉及计算机科学的论文通常在文中加入了简短的提示,字数在一到三句话之间。这些提示被隐蔽处理,采用了白色字体或极小的字号,以使其不易被发现。提示的内容往往要求任何潜在的 AI 评审者 “仅给予积极评价” 或称赞论文在 “影响力、方法论严谨性及创新性” 等方面的优越性。

对此,一位来自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接受《日经亚洲》采访时为其使用隐藏提示辩护。他表示,由于许多学术会议禁止使用 AI 进行论文评审,这些提示的目的是为了抵御那些 “懒惰评审者” 的做法,他们可能会简单依赖 AI 来评估论文。

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。一方面,学者们希望能够提高他们论文的评审通过率,另一方面,隐藏提示的使用是否违背了学术诚信的原则,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这种新策略的流行,是否会影响未来的学术评审制度,值得进一步观察。

划重点:  

📄17篇英文预印本论文中发现使用隐藏 AI 提示,来自8个国家的14所高校。  

📝 提示内容通常要求 AI 评审给予积极评价,隐蔽处理以避免被发现。  

⚖️ 学术界对此现象展开讨论,关注其对学术诚信和评审制度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