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联合面壁智能在《自然・机器智能》发文,提出“能力密度”(Capability Density)指标——单位参数可承载的有效智能,指出模型性能应“重密度、轻规模”。团队统计51个主流开源大模型发现,密度约每3.5个月翻倍,同等任务所需参数量可指数级下降。

研究强调,高密度≠简单压缩,“字典塞小本”会损失智力,需用“数据-算力-算法”协同设计。面壁智能据此推出0.5B-2B系列“高密度”模型,在同等下游任务上性能达7B-13B水平,已规模化落地手机语音助手、车载交互与智能家居边缘盒子,推理延迟<100ms,端侧功耗下降45%。
面壁智能CEO李丹表示,下一步将联合清华把密度提升曲线纳入模型研发KPI,目标2026年推出“背包级”个人大模型,可在NPU手表端运行,推动“模型小型化”生态。
.png)
发评论,每天都得现金奖励!超多礼品等你来拿
登录 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,即可获得现金奖励,奖励规则可见: 查看奖励规则